标题一:慢享生活,从漫游石林开启

标题二:石林火把节,一场彝族狂欢的盛

标题三:中华旅游名博相约石林,走起!

如果你觉得生活压力太大,如果你想出去享受一下慢生活的悠闲,云南石林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由石林县政府办联合南方卫视共同组织的“中华旅游名博石林行”活动于今年86日正式启动。活动邀请了著名杂文家鄢烈山、时评家何龙、作家许开祯、美食家卢娜、资深媒体人陈海宁等来自文学、历史、旅游、摄影、美食等10多位中华旅游名博,展开“漫游石林 慢享生活”旅程,带领我们去发现石林的别样美丽。

 

说起石林,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石林景区。其实,石林是景更是城,它是昆明下辖的一个彝族自治,是一个古老又充满生机的美丽之地,独特的民族风情、壮丽的自然风光与厚重的历史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所以说,石林既是自然的风景,也是人文的风景,其内涵丰富的“阿诗玛”文化、豪放质朴的石林撒尼风情、热情火爆的火把节及刺激无比的斗牛、摔跤比赛等,无不体现出石林别具一格的文化韵味和地域特征。

 

石林世界地质公园

游奇珍异石  赏秀美风情

石林,城如其名,景如其义。来到石林,游石、玩石、赏石为头等大事。与桂林山水齐名的石林世界地质公园素有“天下第一奇观”、“石林博物馆”美誉,它以石成林,千姿百态变化无穷,或仿佛擎天石柱,似乎神圣挥剑直指苍穹;或透迤群山的一丛丛峰林,好似正在舞动的一条亘龙;或参差错落的峰峦,又如仙人在蓬莱仙岛聚会,引人入胜遐想联翩。现代肖草《重上石林》诗:“挥剑指天穹,坐骑舞亘龙。欲跃蓬阁上?何景不尽穷。”是对石林奇景颇为生动形象的描述。

 

石林喀斯特地质博物馆

漫步于茫茫石海中,游览奇珍怪石之余,还可以大开眼界,见识到金贵无比的名石珍宝。被誉为“地质科普大学堂”的石林喀斯特地质博物馆,珍藏与展示了钟乳石、化石 、矿标、古木奇石以及等“国宝级”珍宝上万件,其中最为炫目的宝贝,要数来自广西南丹的一块铁镍陨石,品质独一无二,价值是黄金的10倍还多;而直径为68厘米的“菊花石王”则打破了世界菊花石吉尼斯纪录,成了不折不扣的吉尼斯花王。

大叠水瀑布

电影《神话》中,成龙飞身跃入瀑布深入秦皇陵墓的动作镜头让人惊心动魄,印象深刻。而成龙飞跃的瀑布,就是取景于石林的大叠水瀑布,一个被遗忘的人间仙境。大叠水瀑布宽达30余米、落差90米,是云南最壮观、最大的瀑布之一。站在远处遥看瀑布,阳光照射下,水雾折射出一道道彩虹,与山岩水光交相辉映;在瀑布轰鸣声中,水流所形成的河潭沿着山势奔流而下。当你抵达瀑布脚下,雄壮的水势磅礡直泻,撞击两边峭壁,发出震耳欲聋响声,由于落差巨大,较小的水流在瀑布中央就已经被风吹散成大片水雾,缠绕在瀑布上,如同仙境一般朦胧梦幻。

 

糯黑石林寨

在石林有个用石头垒砌而成的彝族寨子,叫“糯黑石林寨”。这里的每栋房子、每个院落、每条道路、每个台阶无一不是石头修砌而成的,石块层层叠叠垒成一座座房屋,错落有致地镶嵌在群山之间,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相融,民风淳朴、彝族文化浓郁的喀斯特石寨画卷。在这些古朴的石头房里,自明朝洪武年间开始,就有一群彝族撒尼人在这里安居而栖,世代耕作,历经600多百年,至今仍有400多户彝族撒尼人,在默默守护着这块神秘而传奇的故土。     

而他们创造的阿诗玛文化,是彝族撒尼人的民间叙事诗,被称为“我们民族的歌”,其传说已成为撒尼人民日常生活、婚丧礼节以及其他风俗习惯的重要部分,在民间广为传唱。

 

石林火把节

劲爆火把节  狂欢不眠夜

彝族撒尼人是一个热爱生活,能歌善舞的民族,在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一年一度的的火把节,或许就是他们热爱生活的最佳表达。火把节史称“星回节”,据《路南(今石林县)州志》记载:“六月二十四日夜,束薪为燎,以腥肉为牲,互相馈赠,谓之星回节,俗称火把节”。

 

被誉为“东方狂欢节”的石林撒尼传统火把节,是中国西南地区最为隆重盛大的民族传统节日,其意义与春节差不多,已传承两千多年。每年火把节举行期间,石林各村寨会以干松木和松明子扎成大火把竖立寨中,各家门前竖起小火把,点燃之后,村寨顿时一片通明;人们会手持小型火把成群结队行进在村边地头、山岭田埂间,将火把、松明子插于田间地角。届时,从石林到叠水,从圭山到长湖,成千上万支火把映红了夜空,照亮了人们的笑脸;远远望去,仿如一条蜿蜒起伏的火龙,场面盛大,喜气浓烈。

之后,青年男女会聚广场,将众多火把堆成火塔,唱歌跳舞,彻夜不息,激情的歌声与疯狂的舞蹈交织在一起,整个石林和附近山寨的人们沉浸在节日的狂欢之中!

 

石林斗牛

而火把节重头戏当推斗牛比赛,也是最为受欢迎,每年吸引无数游客慕名而来。在斗牛场上,两头牛互相挑斗、追赶、撞击、厮杀……,对抗的过程中充满了智慧和野性,牛主人和游客的紧张、激动之情也随之得到释放。

石林斗牛历史悠久,从清朝至今,石林彝族的斗牛活动一直没有间断过,而且已从当地彝族传统节日活动演变为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也喜爱参与的风俗活动。在石林,村村有斗牛场、月月有斗牛赛事,境内大多数村寨都有自己的斗牛场,定时不定时举办斗牛活动,有的斗牛场历史在数百年以上。

 

彝族传统摔跤

石林有“摔跤之乡”称誉,彝家有句谚语:“请客没有酒不行,快乐离不开摔跤”。在石林,没有一个彝族男人不会摔跤,没有一个彝族女人不喜欢摔跤。摔跤,成为彝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的火把节就是摔跤比赛的“黄金季节”。摔跤比赛现场,往往是人山人海,人群里不断响起热烈的欢呼声,给参赛选手加油喝彩,而场上的大力士们沉着冷静,寻找进攻时机,想方设法攻击对手,气氛十分热烈。

“这里山最美,这里水最清,这里山石冠天下,这里人儿也多情……”这优美的彝族旋律,是否已让你蠢蠢欲动?那还犹豫什么呢,不防趁这个火热的八月,到石林体验一把纯粹的阿诗玛文化,感受一下彝族人民的纯朴和热情,在欢声笑语的火把节中载歌载舞,忘却烦忧,享受慢生活!